年輕人要有大格局,必須做好這3件事

馬雲在12月12日的訪談中說:所有人都會失敗,就像所有企業都會倒楣。所有的企業都會倒閉,就像所有人都會死一樣。與失敗相反,每個人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艱辛才能真正長大。

從2次高考失敗到4次創業失敗,馬雲的一路都充滿了艱辛。阿裡巴巴的成功現在似乎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馬雲的遭遇。

年輕人要有大格局,必須做好這3件事

我們知道,阿裡誕生於著名的“湖畔花園”,但創業一年多後,馬雲把阿裡中國總部搬到了上海。接收吳曉波的採訪時,馬雲卻說這是他守業過程當中經歷的第一個磨難。

“以前我曾把阿裡巴巴的總部放在上海,在淮海路租了一個很大的辦公室,裝修得漂漂亮亮的。因此,這一年的時間特別累人,無法徵聘。許多上海人問,阿裡巴巴的公司在哪裡?幾乎沒有人搭理過我們,所以最後我們決定從上海撤離。首先,我選擇了北京,最後我想還是回杭州比較好。”

那時,馬雲覺得他很快就會成為世界級的企業家。阿裡巴巴也將成為世界級企業。因此,在籌集了2500萬元後,他將中國總部搬到了上海最繁華的街道 - 淮海路。但他搬遷總部的時間很不巧:1999年底、2000年初,正是全球互聯網泡沫破滅的重大時刻。

2000年4月的第二個星期開始,納斯達克指數從5000點往下跌,半年時間內跌了40%,意味著在北美地區的資本市場裡,整個互聯網公司的市值蒸發了8.5億美金。當時全球除了美國,沒有一個國家的GDP超過這個數字。

在這場股市大崩盤和“天上大雪”中,整個行業都發生了雪崩危機,企業經營成本也相應上升,但阿裡巴巴卻做了與大勢所趨相反的事情。我們把中國總部搬到了上海,把國際總部搬到了美國。最讓馬雲感到痛苦的是,阿裡巴巴在上海招不到人。

0c902fe94875394f42a6685e83e62279

上海的國有資本和外資非常集中。吳曉波說,一個喜歡大資本的城市,和一個必須以破壞、創新為主的互聯網公司,有一種天然的衝突。因此,從這個意義上說,上海是一個沒有互聯網基因的城市。”

此外,在中國政府允許民營企業開展自由對外貿易之後,數以百萬計的民營製造業和外貿企業主要出現在浙江、江蘇和廣東。阿裡巴巴1999年在杭州成立時還比較接地氣,但一搬到上海以後就突然變得“高大上”了,就是這相差的190公里,產生了極大的差異。

“天時地利人和”,三者一個都不占,去上海後的“水土不服”給了創業初期的馬雲一個深刻的教訓。

“通常期望越高,失望越大,所以我總是想明天肯定會倒楣,一定會有更倒楣的事情發生,即使明天真的有打擊來了,我也就不會害怕了!困難除了重重地打擊我,又能怎樣?來吧,我都扛得住。抗打擊能力強了,真正的信心也就有了!”憑藉這種樂觀精神和頑強的抗打擊能力,馬雲一次次克服了自己的困難。

正如海明威在《永別了,武器》中說道:“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,但到後來,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。

面對強硬的阻力,它幾乎是每個有權勢的人的標準。

阿裡巴巴的投資者孫正義曾經說過:人生短暫,但我們的模式不能小。

這個世界不缺努力的人,但是有格局的人不多。“格局決定結局”、“格局比能力更重要”,我們經常聽到各種關於格局的說法,但真正能夠提升格局的,到底是什麼?

格局是一種思維層次,本質上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,但做好這三件事,見各種各樣的人,聽各種各樣的事,經歷各種各樣的磨難,是年輕人提升格局的有效方式。